大阪・關西Expo 讓生命更光輝的未來社會藍圖
世博,全名世界博覽會,又稱萬國博覽會。由世界各國參與組成的展覽會。參展國家將會在這裏向世界展示自己國家的文化、科技和各項產業上的最新發展成果,可以說是對當時社會文明、智慧的記錄,更是對未來的前瞻。主辦國更能夠透過舉辦世博展示國力、提高國際地位,以及推進舉辦城市的建設。
世博會歷史
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於1851年在英國倫敦舉行,工業革命後,英國希望以博覽形式,展現自己傲視全球的工業發明成果。當時由英國王室舉辦,透過邀請當時世界均有殖民地的全球性霸權帝國以博覽形式同場展示各國出品,來達成「世界」博覽會。 這對話空間及展示技術發展趨勢的做法是世博的雛型,成為了後來世博的啟發。大阪曾在五十五年前舉辦過1970 年的世界博覽會,今之是大阪第二次舉辦世界博覽會。有許多在當年大阪世博進行首次發佈的新奇展品,現在已經普及於日常生活當中,為我們世界所用。例如電動汽車、罐裝咖啡、免治馬桶等。
大阪・關西世博會2025
大阪・關西世博會於4月12日盛大開幕,身為20年前的昔日東道主,主辦方定調2025年萬博主題為「讓生命更光輝的未來社會藍圖」,希望打造一個 People’s Living Lab –「未來生命的實驗場」,透過世界先端技術對未來社會的課題提出方案,以達到拯救生命、給予生命力量、連結生命的永續目標。務求令展會不僅僅是參觀展示, 而是打造世界80億人交換創意共同創造未來社會為了解決人類共同的課題 ,收集尖端技術等世界的智慧,創造新想法的場所。
世博會會場面積約達155公頃,展館數量超過180間之多。 就算花上兩天,也難以將所有展館一一走遍,以下推薦幾個與大會主題邀請觀眾一同穿越科技與文化的邊界,感受未來生活的模樣。
「Better Co-Being」主題展館
由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教授宮田裕章擔任製作人的主題展館,以「交響生命」為主題。展館座落於會場中心的「靜謐之森」一隅,參觀者將以小組形式進行三種共鳴體驗。展館預計設置以下三個區域,邀請來訪者透過互動深化對「生命連結」的理解與感受
由機器人工學的權威石黑浩博士擔任製作人的主題展館,以「擴展生命」為主題。為參觀者展示「50年後的未來」。並將帶領參觀者體驗人類與仿生人共存、尖端科技融入日常生活的未來社會。多個展區也能回顧日本歷史與文化脈絡,描繪千年後世界的夢幻空間,展現了超越肉體限制的未來生命樣貌。透過科技與藝術交織的體驗,引領參觀者思考「生命」的可能性。
展覽空間分為兩大主題區域:「生命的賣場」和「未來的賣場」。由放送編劇、京都藝術大學副校長小山薰堂擔任製作人的主題展館,以「編織生命」為主題。展館以透過「食」來思考生命為出發點,設計為一座充滿幻想氛圍的未來型超級市場。這是一場結合想像力、文化與未來視野的飲食體驗之旅,邀請體驗者從食物重新編織出對生命的理解。
2025年大阪世界博覽會
日期:2025年4月13日 - 10月13日
地點:日本大阪夢洲人工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