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巴黎.重塑本質
《Midnight in Paris》2011年上映,是由Woody Allen執導的浪漫愛情電影。片中議題包含了「不同時代蘊含的情緒」、「現代主義」和「存在主義」。Woody Allen以浪漫喜劇詮釋嚴肅議題的手法,十分有趣。同時導演也用了荒誕的黑色幽默,帶出自己各個階段的價值觀,Woody Allen其他的作品,例如《Café Society》、《Match Point》都是類似的風格,有興趣也可以觀賞,但這次先分享《Midnight in Paris》是怎麼樣於浪漫喜劇中探討存在本質吧!
故事劇情
Midnight in Paris描述Hollywood編劇Gil和未婚妻Inez在巴黎遊玩,到了巴黎之後卻逐漸發現原來Gil和Inez的價值觀事實上並不相容:Gil熱愛巴黎,內斂又飽含文學造詣,受「黃金時代情節」之縈繞,認為那些過往的年代才是最吸引人的,而Inez則是離不開美國和其物質生活,崇拜且被那些愛賣弄知識的人吸引。
某天晚上Gil不小心穿越了時空,來到了他最喜歡的1920年代,遇到了那些他在現代心心念念崇拜著的人物,也遇到美麗的Adriana,強烈的被她吸引,無法自拔。
這段日子來回穿越時空,Gil內心道德的掙扎,卻也鬥不過下意識的直覺,跟著Adriana攜手走著夜晚中的巴黎,好似全世界都只剩他們一般的行走。然而,那跨越時空的馬車又出現了,帶著他們到達Adriana最愛的1890年代。經那絢爛的環境滲著,Adraina卻也被感性淹沒,決意待在這個年代再也不回去了。這時候Gil才驚覺,原來自己在他人眼中看起來會是如此荒謬,而最終讓理性駕馭了感性,回到2010年處理了那些他早就該處理的事,也決定留在巴黎好好的享受這現今的人生。
橫跨時代,忘了自己存在的本質
《Midnight in Paris》一開頭用大量巴黎街頭和觀光景點的畫面切換著,搭配輕快的音樂讓觀眾好似也到了巴黎一樣,品嘗著巴黎夜晚的浪漫、雨天的濕漉等等氣氛,以「遊客」的角度看著巴黎從過去到現今、從早到晚的時間更替。
而隨故事發展,電影則從「生活在巴黎的人」的角度詮釋著截然不同的巴黎,演活了各個年代知名的小說家海明威、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藝術家畢卡索跟舉手投足間都充滿魅力的Adriana,同時也拍出了美國和法國在各個年代是怎麼受到彼此的影響,一直從1890到2010年皆從不同面向旁敲側擊著,形成各有韻味的情境。
整個故事建立在「橫跨了時代,卻忘了自己存在的本質」,戲中的人總都以為自己存在的時代很差勁,認為那些完美的故事、藝術甚至情感,在過往的時代才會存在的鮮豔,卻忘了一點最重要的事:「也許現今並不完美,但人生就是如此的不完美。」就如同戲中Gil也驚覺到你若將所有的「過往」活成了「現今」,你未來在某個時間點必然會再度期盼著另一個「過往」,因為你從來不會對於「現在」滿意,所以該做的其實就是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將每個現今都盡力活得精采而讓自己稍稍的滿意,那也足矣。